湖南各县杨姓来源?(中国老虎的品种?)

anleey2023-12-04 06:09:0930
(中国老虎的品种?
湖南各县杨姓来源?(中国老虎的品种?)

1、湖南各县杨姓来源?

杨姓,中华姓氏之一,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(今山西省洪洞县),为隋朝国姓。“杨”是太阳的意思,由“木”和“昜”组成。“木”指扶桑,也称杨树,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(在今连云港云合山),“昜”古同“阳”,是“日升汤谷”的形象描写。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,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,最终形成了姓氏。

怀化杨氏

始祖明则公,北宋年间由关西迁江西泰和鹅颈大丘赵州桥梅丁坳。三世祖首选迁贵州铜仁府;首达迁靖州莳竹县九宕梆洞,首达生七子:正金居托口,正玉居洪江岩头湾,正满居岩里,正堂居新路河,正福居辰溪木州,正禄居泸溪,正寿居常德太平门。正堂生四子:才稳居铜安(铜湾)龙家湾(后改杨家堤);才广居卧龙杨氏屋场;才进居白岩青山下(黄溪);才祯居淇滩。

湖南各县杨姓来源?(中国老虎的品种?)

怀化卧龙杨氏

始祖继隆公,明永乐年间由江右迁湘,开基于本省黔阳卧龙乡(今怀化接龙乡)。族人多分布在黔阳、溆浦、辰溪、湖北来凤等地。至1948年,已传22代,全族人口达到20000余人。清乾隆40年(1775)建宗祠于卧龙老屋院。

黔阳杨氏

始祖克勤公,讳辛,江西赣州府宁都县人,明初自江西宁都从黔宁王开滇,授武略将军,世袭云南左卫左所千户,入官籍。至十二世文赐,字聿修,历仕安徽安庆府,以孙官赠中宪大夫,家黔阳,是为迁湖南祖。十四世兆李,字仲燮,号梦莲,乾隆举人,仕河南汝州直隶州知州,有政绩,晚归省垣,为清戏剧家。同怀兄兆杏,字春晖,号晴园,历仕湖北通山县知县,署汉阳府盐捕通判,为官清廉,致仕时一文不名。

沅陵楠木铺杨氏

始迁祖庚七公,明永乐元年(1403)自江西万安县百家村拔军下屯而卜居于此。

沅陵清浪杨氏

明洪武2年(1369)辟土开疆,大移豫章稠民,始祖木庆公自江西迁常德,后移辰州。四世孙汝玉偕弟定居清浪。

溆浦阳和坪杨氏

始迁祖徽猷公,原籍江西吉水县。宋建隆3年(962)同其甥刘滔徙溆浦阳和坪。

溆浦小水田杨氏

始迁祖显英公,原籍江西泰和县。后周显德中,由进士任谏官,宋初弃职徙溆浦小水田。

溆浦小横垅杨氏

始祖士贞公,原籍江西泰和县,明初驻防贵州,旋徙溆居桃山。明永乐2年(1404),其子镰、铭、钊等复以屯田徙居小横垅。清宣统年间,与张、贺、李诸姓相约,屯田不许卖出外姓。

溆浦杨家坪杨氏

始迁祖圣经公,原籍江西清江县,明嘉靖时徙溆浦杨家坪。子二贤斐、贤征。

溆浦虎皮溪杨氏

始迁祖通金公,原籍泸溪,清初徙溆浦虎皮溪。

溆浦七家村杨氏

始迁祖伏麒公,原籍武冈州,初奉其母迁居黔阳,后由黔阳徙溆浦七家村。

溆浦桥江杨氏

始迁祖寿香公,清同治10年(1871)自江西丰城县徙溆浦桥江。

麻阳杨氏

自芷江迁入麻阳。字派:国诚廉治启隆文,世慎洁白光前烈。

麻阳文昌阁毛坪杨氏

自尧市沟水溪迁此。字派:圣朝达丹西,直通昌光秀,天启学进世,国正永长春。

麻阳库屯杨氏

明永乐元年(1403)自江西迁江口石垅溪,生四子,长、次居库屯,三子迁贵州,四子迁苗乡。

新晃杨氏

始迁祖虎威公,字朝缵,明洪武初年由会同县四洞乡移居晃县琴堂乡同古。族人分布在楚、黔、滇、蜀等地。至1948年,已传29代,全族人口12000余人。支祠在登丰乡橙村街头。

新晃中寨侗族杨氏

始祖天应公为再思公十二世孙。天应公高祖总公,曾祖寿公因避元乱,散住八闽豫章,承袭遂绝。祖凤公由江西泰和移居武陵龙阳(今汉寿),父康公,叔父宁公徙居城步县罗蒙寨,复徙靖州飞山。天应公于明洪武23年生于飞山。明永乐年间天应公又徙居新晃中寨出云洞,三传至再权公,字文炳,再权公子四:正音、正曾、正宗、正润,四房于1914年合修族谱。清乾隆57年(1792)建祠于高枧村,清道光29年(1849)建新祠于中寨。字派:再正通光昌胜秀,承先宗序顺天长,世遵清德风标远,学绍名儒手泽芳,祖述善谋诒燕翼, *** 伟烈振麟祥,相传宏作群英炳,代起人文艺苑香。

芷江杨氏

1. 始迁祖通一公,明永乐2年(1404)由江西丰城县株树巷洪桥头因避兵旱之灾迁此。

2. 始迁祖文政、文才、文斌,明洪武末年由江西丰城县朱氏巷迁此。

会同杨氏

1. 迁湘始祖景伍公,元至正年间自江西泰和奉旨征苗,落籍靖州,其子于明洪武间徙居会同。族人分布在万坛背、城八甲、丰山、和平等地。明末清初建总祠于县城内。至1948年,已传20代,丁口1508人。

2. 始祖达公,江西金谿人,元大德间勅千户,出任云南,秩满过会同而卜居安一里吉巢村。

3. 始迁祖昌远公,明洪武年间自江西丰城宦湘,定居会同。

会同高椅村杨氏

始祖通碧公,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大丘中排屋基,其孙昌国公于宋末元初携子盛隆、盛榜徙楚之靖城,旋隆、榜二公徙会同水一里瓦窑平。盛榜公子四:廷秀、廷茂、廷先、廷科,秀、茂二公徙居会同水二里高椅村。秀、茂房族谱始修于清嘉庆11年(1806),光绪3年(1877)二修。本族名人杨柳青,道光进士。旧派:廷进再政通光昌盛(循环使用)。乾隆间重订派语:廷进再政通,光昌盛世宏,国运荣其远,家声吉庆同,继承思祖泽,万代永兴宗。

靖州大山脚杨氏

谱称始祖再兴公仕宋征苗,由武冈、城步迁靖,至昌景公再迁山脚。至清光绪34年(1908),已传21代。

靖州小开杨氏

始祖为隋时越王侗弟杨明,官中书,镇楚南,生有三子:进、全、荣。荣之子福生俊,俊生虎、彪、龙三子,龙即迁居靖州大由乡之小开。

通道江口太阳坪杨氏

始迁祖大伞公,明洪武年间从江西吉安泰和县迁徙此。

通道杨氏

始迁祖进昌公,明洪武初年由江西泰和县宦湘,开基于通道县中心镇。族人分布在高寨、黄强、竿子溪、大经流溪、寨老、杨家屯、黄土屯等地。至1948年,已传23代,全族人口1200余人。宗祠在县城中山街。

泸溪杨氏

始迁祖士龙公,明宣德初年由江西吉水县官湖南泸溪典史,开基于泸溪县武溪镇。族人分布武浦两镇及忠孝、和平、仁义等乡。至1948年,全族人口约2000余人。宗祠在县城上西街上坊十甲杨家巷。

杨姓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位列第16位

在新版排行中位列第6位

中国那么大,杨氏那么多

怀化杨氏

始祖明则公,北宋年间由关西迁江西泰和鹅颈大丘赵州桥梅丁坳。三世祖首选迁贵州铜仁府;首达迁靖州莳竹县九宕梆洞,首达生七子:正金居托口,正玉居洪江岩头湾,正满居岩里,正堂居新路河,正福居辰溪木州,正禄居泸溪,正寿居常德太平门。正堂生四子:才稳居铜安(铜湾)龙家湾(后改杨家堤);才广居卧龙杨氏屋场;才进居白岩青山下(黄溪);才祯居淇滩。

怀化卧龙杨氏

始祖继隆公,明永乐年间由江右迁湘,开基于本省黔阳卧龙乡(今怀化接龙乡)。族人多分布在黔阳、溆浦、辰溪、湖北来凤等地。至1948年,已传22代,全族人口达到20000余人。清乾隆40年(1775)建宗祠于卧龙老屋院。

黔阳杨氏

始祖克勤公,讳辛,江西赣州府宁都县人,明初自江西宁都从黔宁王开滇,授武略将军,世袭云南左卫左所千户,入官籍。至十二世文赐,字聿修,历仕安徽安庆府,以孙官赠中宪大夫,家黔阳,是为迁湖南祖。十四世兆李,字仲燮,号梦莲,乾隆举人,仕河南汝州直隶州知州,有政绩,晚归省垣,为清戏剧家。同怀兄兆杏,字春晖,号晴园,历仕湖北通山县知县,署汉阳府盐捕通判,为官清廉,致仕时一文不名。

沅陵楠木铺杨氏

始迁祖庚七公,明永乐元年(1403)自江西万安县百家村拔军下屯而卜居于此。

沅陵清浪杨氏

明洪武2年(1369)辟土开疆,大移豫章稠民,始祖木庆公自江西迁常德,后移辰州。四世孙汝玉偕弟定居清浪。

溆浦阳和坪杨氏

始迁祖徽猷公,原籍江西吉水县。宋建隆3年(962)同其甥刘滔徙溆浦阳和坪。

溆浦小水田杨氏

始迁祖显英公,原籍江西泰和县。后周显德中,由进士任谏官,宋初弃职徙溆浦小水田。

溆浦小横垅杨氏

始祖士贞公,原籍江西泰和县,明初驻防贵州,旋徙溆居桃山。明永乐2年(1404),其子镰、铭、钊等复以屯田徙居小横垅。清宣统年间,与张、贺、李诸姓相约,屯田不许卖出外姓。

溆浦杨家坪杨氏

始迁祖圣经公,原籍江西清江县,明嘉靖时徙溆浦杨家坪。子二贤斐、贤征。

溆浦虎皮溪杨氏

始迁祖通金公,原籍泸溪,清初徙溆浦虎皮溪。

溆浦七家村杨氏

始迁祖伏麒公,原籍武冈州,初奉其母迁居黔阳,后由黔阳徙溆浦七家村。

溆浦桥江杨氏

始迁祖寿香公,清同治10年(1871)自江西丰城县徙溆浦桥江。

麻阳杨氏

自芷江迁入麻阳。字派:国诚廉治启隆文,世慎洁白光前烈。

麻阳文昌阁毛坪杨氏

自尧市沟水溪迁此。字派:圣朝达丹西,直通昌光秀,天启学进世,国正永长春。

麻阳库屯杨氏

明永乐元年(1403)自江西迁江口石垅溪,生四子,长、次居库屯,三子迁贵州,四子迁苗乡。

新晃杨氏

始迁祖虎威公,字朝缵,明洪武初年由会同县四洞乡移居晃县琴堂乡同古。族人分布在楚、黔、滇、蜀等地。至1948年,已传29代,全族人口12000余人。支祠在登丰乡橙村街头。

新晃中寨侗族杨氏

始祖天应公为再思公十二世孙。天应公高祖总公,曾祖寿公因避元乱,散住八闽豫章,承袭遂绝。祖凤公由江西泰和移居武陵龙阳(今汉寿),父康公,叔父宁公徙居城步县罗蒙寨,复徙靖州飞山。天应公于明洪武23年生于飞山。明永乐年间天应公又徙居新晃中寨出云洞,三传至再权公,字文炳,再权公子四:正音、正曾、正宗、正润,四房于1914年合修族谱。清乾隆57年(1792)建祠于高枧村,清道光29年(1849)建新祠于中寨。字派:再正通光昌胜秀,承先宗序顺天长,世遵清德风标远,学绍名儒手泽芳,祖述善谋诒燕翼, *** 伟烈振麟祥,相传宏作群英炳,代起人文艺苑香。

芷江杨氏

1. 始迁祖通一公,明永乐2年(1404)由江西丰城县株树巷洪桥头因避兵旱之灾迁此。

2. 始迁祖文政、文才、文斌,明洪武末年由江西丰城县朱氏巷迁此。

会同杨氏

1. 迁湘始祖景伍公,元至正年间自江西泰和奉旨征苗,落籍靖州,其子于明洪武间徙居会同。族人分布在万坛背、城八甲、丰山、和平等地。明末清初建总祠于县城内。至1948年,已传20代,丁口1508人。

2. 始祖达公,江西金谿人,元大德间勅千户,出任云南,秩满过会同而卜居安一里吉巢村。

3. 始迁祖昌远公,明洪武年间自江西丰城宦湘,定居会同。

会同高椅村杨氏

始祖通碧公,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大丘中排屋基,其孙昌国公于宋末元初携子盛隆、盛榜徙楚之靖城,旋隆、榜二公徙会同水一里瓦窑平。盛榜公子四:廷秀、廷茂、廷先、廷科,秀、茂二公徙居会同水二里高椅村。秀、茂房族谱始修于清嘉庆11年(1806),光绪3年(1877)二修。本族名人杨柳青,道光进士。旧派:廷进再政通光昌盛(循环使用)。乾隆间重订派语:廷进再政通,光昌盛世宏,国运荣其远,家声吉庆同,继承思祖泽,万代永兴宗。

长沙青山杨氏:始迁祖王茂宗,元时由洪州迁湘居杨家园,明初徒居青山。

浏阳杨氏:始迁祖源亨公,清代自江西丰城迁浏。

宁乡竹塘杨EV:始迁祖文琼公,原籍江西吉水。

湘谭市杨氏:谱称楚良公元时由江西浮梁迁湘乡县二十里。

湘乡杨氏:始迁祖九文,洋五,振宇,鉴六,明时先后由江西避难迁湘。

湖南怀化沅陵县杨氏来源

2、中国老虎的品种?

中华大地历史文化悠久,中国曾经是猫科动物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地区,有狮子、虎、豹、彪、猫、兔狲、猞 猁等多种猫科品种。在中国悠久的文化记录中,猫科动物被广泛记载。在近现代以前,大型猫科动物也是人类在野外最大的威胁,我们的先祖在与它们的竞争中和谐共处,它们和我们先祖一起,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。在一百多年前,光最稀有的虎类就有多达数万只。

我国历史上总共有七个虎品种,分别是杨氏虎、东北虎、华南虎、孟加拉虎、印支虎、华北虎、新疆虎。这些虎的共同祖先都是中华古猫。

所有的猫科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,那就是原猫,在恐龙时代,原猫就已经生活在地球上了,恐龙灭绝后,原猫进化出两个分支,一个分支的特化物种,比如剑齿虎、恐猫、恐豹等肌肉发达的特化动物,另一个分支就是现代猫科,狮子、老虎等。

中国境内的猫科动物有一个共同先祖,那就是中华古猫。

从个体成型上来说,我国境内最早的虎是杨氏虎。

杨氏虎是我国最古老的虎种,与剑齿虎生存于同一个时期,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华第一虎类。

杨氏虎

与杨氏虎生存于同一时期的是智人,不过当时杨氏虎的主要猎物并非人类,而是更容易捕捉的哺乳动物,当时,我们人类先祖最大的敌人是恐猫和豹子,这两种动物行动敏捷,善于藏匿伏击,直到人类掌握了虎,驯化了猎犬之后,恐猫被灭绝,豹子转而狩猎其他动物,人类才开始繁盛起来。杨氏虎处于当时食物链的顶端,灭绝原因不详,据猜测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,也有说杨氏虎并不是老虎,最终进化成了狮子。

近现代以前,我国境内主要生存有六种老虎,主要是东北虎、华南虎、孟加拉虎、印支虎、华北虎、新疆虎。

古代,由于人口数量有限,广大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野生动物生存,大量的哺乳动物也为大型野兽的生存提供了完美的条件,据计算,一只虎的生存领地中需要有300只羚羊,500头野猪以及其他各种食草动物才能生存。可见当时,自然界物种品类的丰富。

东北虎

东北虎,主要生存于东北地区,个体体型最大,是所有虎类中实力最强大的,有韩国动物园将各种虎类放在一起后,东北虎是期中的虎王,可见其实力之强。东北虎体型大,主要是为了适应东北及西伯利亚严寒的自然环境。

华南虎

华南虎,又被称为中国虎,在中国分布最广,数量最多,体型较小,主要生活在温暖的南方,由于南方人口稠密,华南虎也是与人类冲突最多的虎种,历史上有记录的数次虎患都与华南虎有关。

孟加拉虎

孟加拉虎,全球除东北虎外的第二大虎,主要分布于云南边境,在接近近现代时候,就逐渐退出了国境。

印支虎

印支虎,以前在中国也有少量分布,主要是边境地区,后来由于国内人口数量增加,狩猎能力的增强,也逐渐消失。

新疆虎

新疆虎,也叫里海虎,是世界第三大虎,主要生存于新疆,历史记录极少,与楼兰古国有共同生存史,曾经的新疆罗布泊等地区,有广袤的湿地,非常适合野生动物生存,随着新疆自然环境的蜕化,楼兰古国覆灭,新疆虎也走到了历史尽头,在上个世纪最终灭绝。

华北虎

华北虎,这个虎种,没有确切的种类区分,曾经是中国北方的虎种,也有人将其与华南虎统称为中国虎(中国虎之所以又被认为是华南虎,主要是由于华北虎灭绝早,命名时候就只有华南虎广泛存在了)。建国后,华北虎在西北等地区还曾经有少量分布,后来,由于人口数量暴涨,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,导致虎类失去了生存栖息地。

当前,我国主要有两种虎。

上个世纪,国内分布最广的虎有东北虎和华南虎,由于人口数量增长较快,大量的农业扩张,致使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急剧缩小,特别是老虎这样对自然环境要求高的物种影响更大,由此人与虎的冲突不断,很多地区老虎食人的消息层出不穷,据说湖南某地出现了百只老虎围村的虎患。

中国虎

所以,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全国各地组织了规模化的打虎队,据当时报纸宣传记载,打一只虎奖励三十元,这在当时是极高的奖励。又有记录,江西某地,一月灭虎三十余只,获得嘉奖宣传。诸如此类信息,在当时随处可见,因此,在与人的冲突中,虎类迅速走向灭亡。

当前,东北虎是我国唯一的野生虎,而大部分是从西伯利亚重新迁徙而来,这得益于最近这些年的保护政策,加之,东北林区是目前国内唯一适合野生老虎生存的环境了。

东北虎

而华南虎就没这么幸运了,在野外已经没有了栖息之地,在打虎的最后时刻,全国各地捕捉了六只,饲养在动物园,如今,所有的华南虎都是那六只虎的后代,基因的单一性和动物园的局限性,让华南虎的未来不太光明。

中国有华南虎、东北虎、孟加拉虎、印支虎。

1. 华南虎

华南虎曾几乎遍布中国各个林地,数量也最多。其分布远除华南以外,还包括华东、华中、西南的广阔地区,甚至陕南、陇东、豫西和晋南等个别地区亦曾发现过。如今,野生华南虎存在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,很多专家都认为,华南虎已于野外灭绝。

2. 东北虎

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。分布于亚洲东北部,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、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。由于栖息地被破坏与偷猎,至2015年初统计,世界上仅存野生西伯利亚虎仅500头之内。

3. 孟加拉虎

是世界上数量最多,分布最广的虎亚种。1758年,孟加拉虎被瑞典自然学家卡尔·林奈定为虎的模式种。孟加拉虎主要分布在印度和孟加拉国,是这两个国家的珍稀动物。在中国 *** 墨脱有少量跨境分布。

4. 印支虎

印度**虎简称印支虎。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,缅甸,泰国,老挝,柬埔寨,越南和中国的西南地区。

中国现存的老虎种类一共有四种,分别是东北虎(西伯利亚虎)、华南虎(中国虎)、孟加拉虎、印度**虎。

拓展资料:

1、西伯利亚虎:又称东北虎,是虎的亚种之一。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,最大体重达到350千克以上。野生西伯利亚虎体色夏毛棕黄色,冬毛淡黄色。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,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。

2、华南虎:又称厦门虎,南中国虎。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,亦称“中国虎”,华南虎头圆,耳短,四肢粗大有力,尾较长,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,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。

3、孟加拉虎又名印度虎,是目前数量最多,分布最广的虎的 亚种。1758年,孟加拉虎被 瑞典 自然学家 卡尔·林奈定为 虎的 模式种。孟加拉虎主要分布在 印度和孟加拉国,是这两个国家的珍稀动物。野生雄性160-260公斤,相对较大的猫科动物亚种。

4、印度**虎也叫做科比特 (Corbetts) 虎,与孟加拉虎相比,它们的体形较小,毛色更深,身上的条纹更短、更窄;而胃部、咽喉和两颊有较大的白色斑痕。

中国有四种老虎,东北虎,华南虎,孟加拉虎和印度**虎这四种,其中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品种,华南虎分布在中国南方,体型比较小,主要在夜间出来活动,华南虎是食肉动物,由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开展打虎运动,使得华南虎的数量在下降甚至如今在野外难以发现。

热门文章
热评文章
随机文章